您所在的位置:主页 > 医院动态

济南南郊医院中医科张朝江主任谈重阳养生:顺应“阳消阴长” 调和身心迎寒冬

重阳节,又称“登高节”、“老人节”,时值农历九月初九。“九”为阳数,两九相重,故曰“重阳”,也蕴含长久长寿的吉祥寓意。此时秋意渐浓,天气转凉,正是自然界阴阳交替、人体养生防病的关键时期。济南南郊医院中医科张朝江主任指出,重阳养生应顺应“阳消阴长”的自然规律,重点在于保养阳气、滋阴润燥、调和情志,为安然过冬打下良好基础。

登高望远,舒展气机畅情志

重阳登高不仅是传统习俗,也蕴含养生智慧。张朝江主任表示,秋在五脏中对应肺,肺主悲忧,人易产生萧瑟低落之情。登高远眺,可以开阔心胸,舒展肺气,有助于排解郁结。适量登山运动还能促进气血流通,增强心肺功能。他建议量力而行,以身体微热、心情舒畅为度,避免过量出汗与劳累。

佩茱萸饮菊茶,防病避邪保安康

佩插茱萸、饮用菊花茶是重阳又一传统。张主任从中医角度解释,茱萸气味辛香,性热,能驱寒祛湿、杀虫避邪,适于渐寒时节。而菊花性微寒,能疏风清热、平肝明目,尤其适合缓解秋燥引起的口干、眼干等不适。现代人可选用菊花茶等温和方式,达到清热润燥之效。

饮食宜“少辛增酸”,重在滋阴润肺

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。张主任强调,此时饮食应遵循“少辛增酸、滋阴润肺”原则。秋燥易伤津液,导致皮肤干燥、咽干便秘,建议适当多食蜂蜜、百合、银耳、梨等柔润之品,少食葱、姜、辣椒等辛散之物,以防加重燥象。日常可用沙参、麦冬等煲汤煮粥,以益胃生津。

作息宜早卧早起,防寒保暖足为先

随着昼短夜长,起居也应顺应变化。张主任建议,早睡以养阴精,早起以舒肺气。重阳后温差加大,感冒、咳嗽等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期,老年人及体弱者尤需注意防寒,及时添衣,重点护好颈、背、足三处。睡前温水泡脚,促进血液循环,既能防寒,也有助安眠。

济南南郊医院张朝江主任提醒,重阳养生核心在于“调和”——即调和人与自然、身体与情志的关系。通过科学起居、饮食与运动,不仅能防秋病,更能增强体质,为健康过冬奠定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