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一科以创伤高能量损伤、锐器、钝器等为主的身体损害为救治目的的科室,包括车祸、高处坠落等导致的四肢、脊柱、骨盆等开放、闭合性损伤,外伤感染、术后感染、化脓性关节炎、骨髓炎、颈肩腰腿痛等常见疾病也在收治范围。 治疗方式包括保守治疗、手术治疗,具体治疗方式要根据具体情况拟定治疗方案,目的是为了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、减少残疾、回归社会。创伤病人的处理到目前为止没有出现伤口不愈合、感染的发生。在压疮、骨病术后感染、创面溃 烂、糖尿病足等病人的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,并获得病人的一致好评,不仅为医院获得了经济效益,也为南郊医院获得了社会好评及周边群众的认可。
闭合性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是一种微创手术,通过手法复位骨折断端后,在X线引导下经皮植入钢板、髓内钉或螺钉等内固定器材,实现骨折稳定。该术式避免开放切口,减少软组织损伤,降低感染风险,促进早期功能锻炼,适用于多数四肢长骨骨折。术后需结合康复训练恢复关节功能。
是一种高效创面管理技术。通过特殊敷料覆盖创面,连接负压吸引装置,持续或间歇性施加负压,促进渗液引流、减轻水肿、增加局部血供,并刺激肉芽组织生长。适用于深部压疮、感染创面、创伤或术后难愈性伤口等。该技术能加速创面清洁、缩小创面面积,为后续植皮或皮瓣修复创造条件,同时减少换药频率,降低感染风险,提高愈合效率。
通过多学科协作(如骨科、显微外科、整形外科等)恢复严重创伤肢体的结构与功能。针对骨骼缺损、血管神经损伤及软组织广泛损毁,采用骨移植、外固定架、皮瓣移植、血管吻合等技术进行修复。目标是尽可能保留肢体、重建血运、覆盖创面并恢复部分功能。对于无法保留的严重损伤,则考虑截肢后安装假肢及康复训练。术后需长期康复治疗以优化功能恢复。
针对严重创伤导致肢体结构破坏的综合性治疗。通过骨移植、外固定、显微外科皮瓣移植、血管神经修复等技术,重建肢体完整性并恢复部分功能。治疗需结合骨科、显微外科和康复医学等多学科协作,在彻底清创基础上分期修复骨骼、软组织及功能结构。对于无法保留的肢体,则行科学截肢并早期介入假肢康复。该治疗能最大限度挽救肢体功能,提高患者生活质量。
通过移植带血管蒂的皮肤、肌肉或复合组织,修复严重创伤、感染或肿瘤切除后的大面积软组织缺损。该技术利用显微外科吻合血管,确保移植组织血供,适用于骨、肌腱或内固定物外露等复杂创面。常用皮瓣包括游离皮瓣、带蒂皮瓣等,具有抗感染能力强、成活率高的特点。术后需密切观察血运,结合康复治疗恢复功能,是肢体保肢及功能重建的关键技术。